外语传红愿——外语为介,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
申报组织(个人)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亚非语言学院
受益对象
街子古镇红色文化艺术馆游客及四川外国语大学各语种学子
实施背景
一、项目背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四川是红军长征从南向北的桥梁和中转基地,四川也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都曾经过的地方,红军在这里留下了很多足迹,这里的人民也和红军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街子古镇红色文化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展览,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英雄人物,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今天的和平繁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更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推进青年人讲好时代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倡议,该项目依托我校特色办学理念及多语种特色专业设置,积极配合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用多种外语搭载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宣传中国红色文化,传播中国思想,弘扬中国精神。
二、项目目的及意义:
1 丰富自身技能涵养
该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亚非语言学院阿拉伯语专业,且均担任较长时间的学生职务。项目的调研企划开展都极好的锻炼了项目成员的各项能力,发挥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外的组织统筹能力以及实施服务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校全方位人才发展的教育理念。
项目是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延伸,作为高校大学生,我们应该将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更应该结合我们的专业,将所学服务于社会,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作为当代年轻大学生,应该更好利用该项目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2 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该项目从学生层面出发,旨在利用多种小语种讲解视频拍摄模式搭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宣传街子红色文化艺术馆并以此宣扬中国红军故事及长征文化。给校内15个语种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专业能力。
项目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新兴的新媒体模式及多样化的传播途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的指示,配合基层建设,深入社区发展,运用外语院校教育教学优势,以外语为媒介,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3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兴盛,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先进分子、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生动展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由危亡走向新生的历史进程以及迈向复兴辉煌的坚定信念。
作为外语学院学子,爱国主义是我们入校的必修政治课程,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打好大学生人生的底色,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该项目立足学校层面思考,构建平台提供锻炼提升外语专业水平机会的同时,做好红色文化的宣扬,提升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水平。
4 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 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其载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类、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类等。
该项目联合街子红色文化艺术馆搭建小语种讲解平台,实现校地合作,开展外语志愿服务,真正做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中,真正做到丰富实践课堂,强化学生参与感,提高教学互动性,提升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增强育人实效。
三、预期成果:
1. 借助社区及街子红色文化艺术馆完成网上宣传、多语种视频讲解拍摄及讲解平台搜寻搭建等工作。
2. 学生不仅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且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学习了解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外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爱国意识
项目内容
项目立足在校内搭设平台,通过招募全校15个语种讲解志愿者为在校学生创造实习实践机会,更好的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构建虚拟讲解平台,协助街子红色文化艺术馆完成宣传及讲解视频,并以此宣扬长征文化。项目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兴的新媒体模式及多样化的传播途径,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精神文化建设的指示,配合基层建设,深入社区发展,运用外语院校教育教学优势,以外语为媒介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项目特色(创新性、示范性)
1.红色文化与第二课堂协同。项目与红色文化场馆合作,配合学校办学理念及15个语种的专业优势,利用社区实体发展优势实现校地合作。2.通过第二课堂提升专业能力。项目将外语专业第一课堂与实践第二课堂相结合,做到提升专业能力认证专业水准的同时加强志愿服务精神。3.搭载新媒体平台达到宣传效果。讲解视频将投放至主流媒体平台完成场馆宣传的目的。配合防疫需要积极搜寻虚拟讲解平台,在平台投放实现无接触的视频讲解。
执行方式
该项目以川外成都学院学子为志愿者主体,充分利用学子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活动。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制作视频,线下介绍红旅文化。充分做好场馆的宣传工作,真正做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第二课堂中,丰富实践课堂,强化学生参与感,提高教学互动性,提升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
学校教师队伍健全,能够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项目合作方距离近通勤时间较短,方便学生学习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