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数据 每5分钟刷新

用语言扶贫 用声音振兴—“推普筑梦”—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
乡村振兴

微信扫码投票

用语言扶贫 用声音振兴—“推普筑梦”—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

申报组织(个人)

四川音乐学院

受益对象

乡村村民

实施背景

项目实施背景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部署,坚持以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按照“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新时代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现巩固拓展推普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推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基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系统谋划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作,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精准聚焦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重点关注学前儿童、教师、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等人群,一地一策、一类一策,专项推动、重点突破。
遵循语言文字工作规律,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拓展工作路径,创新工作手段。
与此同时该项目致力于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提升当地学生老师普通话水平,并推动师生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生活交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繁荣发展乡村语言文化,因地制宜得开展语言文化的乡村活动,挖掘整理乡规民约、地方戏曲、俗语民谣等乡村优秀语言文化资源,创造性开发文学、书画、歌舞、戏剧等文艺作品,通过诵、写、演、唱等形式创新演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依托田园风光、村落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注入语言文化内涵,积极探索语言文字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聚焦农村电子商务、农业手工业、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产业,发挥语言文化在创新设计产品包装、宣传广告、景观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升产业、产品附加值。开展语言志愿服务,帮助乡村招商引资、品牌打造、产销对接。树立一批语言文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典型。
综上,此项目具备可观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预期效果
1、将普通话深入普及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开发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助力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3、打造圈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传媒公司。
4、拟孵化出百万计流量的自营KOL达人、互联网营销师,构建流量级自营账号矩阵。
5、承接商业合作,进行课程教学以及文艺汇演。

项目内容

1、授课、开设讲座
在当地开展对应内容的课程以及讲座,面向当地的农村基层干部、农村电商人员等群众。
2、公益诊治
公司要邀请专业医生提供公益诊治儿童嗓音疾病问题
3、线下文艺汇演
在当地组织策划文艺汇演活动,并且设置奖品,承办相应比赛
4、录制普通话的相关课程视频
推进线上推广内容,为当地农村录制一定的普通话课程以及音频视频发送到各个学习点,线上线下同时展开教学。
5、开设有声平台
开设有声平台,定时发送相关有声读物作为村民学习普通话的教材
6、短视频、宣传片制作
包括内容策划、内容发布、后期运营
7、短视频电商
对原有的电商基础和资源进行优化和创意升级,为村民们的账号创造更多收益

项目特色(创新性、示范性)

1、开发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助力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将普通话深入普及到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公益帮扶困难儿童,用科学发声带动健康成长。
4、采用“普通话+”模式,因材施教,高效实践,生动灵活。

执行方式

团队成员均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曾在涉及新媒体、 自媒体、广播电视等相关行业的企业工作经历。同时成员在哔哩哔哩平台发布个人创作系列视频,个人孵化并负责账号的运营与管理,目前单平台播放量超250万,已与哔哩哔哩“花火”创作平台签约。
已在工商局备案注册“四川星辰之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与部分地区达成推普授课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