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星——基于5A模式的未成年人网络防治沉迷体系
关爱少年儿童
申报组织(个人)
成都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受益对象
中小学生
实施背景
项目背景:根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不断增长,同时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提前,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未成年网民不具备安全用网和自我防范意识,需要社会各界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行动,构筑起更加严密的网络安全防线,为未成年的网络生活保驾护航。我们应该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优良的网络防沉迷体系,通过一系列评估、劝告、行为干预等,帮助提升其使用互联网的自控能力,筑牢网络保护的家庭屏障。
目的意义:根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不断增长,同时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提前,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未成年网民不具备安全用网和自我防范意识,需要社会各界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行动,构筑起更加严密的网络安全防线,为未成年的网络生活保驾护航。我们应该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优良的网络防沉迷体系,通过一系列评估、劝告、行为干预等,帮助提升其使用互联网的自控能力,筑牢网络保护的家庭屏障。
预期效果:本项目的服务周期根据行为改变的阶段变化理论制定为6个月,针对桂林小学4~6年级共200名学生,采用5A模式防治未成年网络沉迷。
第1周:分别对家长及孩子进行专业评估,评估孩子的网络沉迷度。
第2周:通过讲座的形式劝告孩子防止网络沉迷,并在家长与孩子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与志愿者一起制定计划,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第3周-第24周:分别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痛点提供特色服务:网瘾危害项目体验、网络防沉迷心理团服、金钱观改善活动、网络防沉迷研讨会等,同时分别针对家长、孩子进行防治未成年网瘾讲座,协助孩子解决在实施计划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6个月的服务周期中,安排随机回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孩子的计划实施情况,分析孩子的网络沉迷度,根据服务效果再为孩子提供更加合理的建议,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持续回访,确保良好上网习惯的维持。
项目内容
基于“5A”预防模式,开展评估(Assess)、劝告(Advise)、达成共识(Agree)、协助(Assist)、安排随访(Arrange)5项内容。
劝告:开展网瘾危害项目体验、未成年网络问题知识讲座;
达成共识:志愿者、未成年和家长三方对于防沉迷达成共识后,共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沉迷目标计划;
协助:对于实现防沉迷目标中未成年可能遇到的障碍,团队制定出“网络防沉迷心理团辅”活动。针对网络沉迷较严重的同学,进行“朝阳亮微光”计划,即培养他们成为小小志愿者,和志愿者一起开展“网瘾危害项目体验”“金钱观改善”“网瘾防治研讨会”等活动;
安排随访:再次进行专业评估,对比前后未成年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达到网络防沉迷强化的目的。
项目特色(创新性、示范性)
区别于集体开展的笼统性,本项目更具针对性更个体化;大学生在未成年网络治理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如心理学、预防医学等;解决未成年网络防治问题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交流感知未成年情绪,解决其心理问题,防止网络成为情绪宣泄地;未成年从被动接受网络沉迷危害性的相关知识转变为主动了解沉迷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自主防沉迷;运用健康咨询的 5A模式并结合阶段变化理论开展项目。
执行方式
组成队伍及运行机制:专业团队主要由校内不同专业大学生组成,通过注册登记信息、招募培训、项目的细致管理等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在持续的活动中发现不足,做出改进。
保障条件:1.由团队提供信息库安全性的技术支持以保障服务对象的隐私、信息安全;2.由团队提供专业志愿者与专业知识以保障项目设计的有效性,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