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数据 每5分钟刷新

“少年识农”之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志愿服务
其它

微信扫码投票

“少年识农”之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志愿服务

申报组织(个人)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业园艺学院

受益对象

成都市各中小学、幼儿园(青少年)

实施背景

成都市教育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提出构建五育融合、学段贯通、市县校联动、家校社协同、高效保障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要求在课程资源方面,推动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创设多维度劳动教育场景,鼓励学校开展“劳动+文化”“劳动+生态”“劳动+志愿服务”等融合教育,形成“一校一清单,一校一特色”;鼓励通过普职联办、城乡联办、校社联办等方式多渠道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学生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和劳动教育内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探索以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始终践行“亲农、事农、兴农、敬业、勤业、创业”的文化精神,以“农耕文化+”为劳动教育理念,通过组建“少年识农”科普实践服务队,让农业学子在农识、农事科普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继承好“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传统。
此志愿服务项目将通过知识科普、活动体验和实操技术指导等活动,借助职业院校资源开展“职业启蒙”式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和提升职业素养;通过不同教育层次劳动教育合作模式的探究扩宽小学劳动教育师资的理论知识储备面和丰富其劳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开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拓宽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完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机制;通过将职业院校的专业认知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对接情况,直接融入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之中,从而开发出提升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组织职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到小学进行劳动教育指导,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能够有效落实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人才培养策略;让学生实现“做中学、做中悟”,启蒙其作为社会职业劳动者的身份认同,帮助其真实融入到社会劳动的职业情境之中;大学生可利用专业知识指导小学生具体劳动实践,以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合作方式,落实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略的“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具体要求,打破社会普遍存在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无法等值、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职业教育是成绩不好学生的最后出路等多种职业教育偏见,纠正人们对“学而优则仕”观点的盲目认可,有效推动不同教育层次劳动教育合作模式的多种尝试和探索,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

项目内容

(1)搭建小学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平台
与温江区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并共同建设“天空农场”实践基地。
(2)开发小学劳动教育志愿服务课程体系
将农识科普、植物播种与采收技术、昆虫识别及药用食用价值分享等农学专业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关联对接,直接融入到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之中,从而开发出提升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3)构建小学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实践模式
利用成都农职学院教学资源,包括实训场地、专业师资、产教融合等特点,紧密结合劳动和技术以及相关岗位劳动的职业要求,为小学劳动教育创造社会劳动的职业情境,从而开发出融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素养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模式。

项目特色(创新性、示范性)

立足不同层次教育主体,以“农耕文化+”为志愿服务理念,搭建志愿服务新平台,将农识科普、植物播种与采收技术、昆虫识别及药用食用价值分享等农学专业课程内容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进一步推动职普融通。以成都市属高职与主城区小学劳动实践为例,探索不同教育层次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合作模式,为各界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合作模式抛砖引玉,并得到温江区电视台和四川教育频道的大力报道,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执行方式

学校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并将其纳入“双高”计划任务中;团队由8名农业专业教师(高级3人、中级3人、初级2人)及20名农学专业学生组成,具备良好的项目运行保障条件;通过与成都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协议,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将农识科普、植物播种与采收技术、昆虫识别及药用食用价值分享等农业实践活动融入到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农识农热情,培养他们热爱农业,服务农业的意识。